FEEDBACK

Trace Model Research and Materi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Yuan Dynasty Underglaze Blue Porcelain

Price: $56.92 $40.00 (Save $16.92)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元青花迹型研究与物证鉴定》介绍元青花瓷的历史文化内涵,器物特征以及其科学鉴别原理,方法的专业著作,此书专业内容与通俗表述相结合,提供了有关元青花的丰富知识。主要内容包括:青花瓷起源与发展;元青花生产情况及研究意义;元青花标型特征;元青花釉层的化学成分、性质与形貌;元青花釉层变化;元青花典型迹型类别;陶瓷迹型原理及规律等。《元青花迹型研究与物证鉴定》科研项目获得了专业机构的支持,如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东方陶瓷迹型物证研究中心,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

Editor's Recommendation

《元青花迹型研究与物证鉴定》是继《陶瓷迹型学概论》后,陶瓷迹型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二本,是在新创学科——陶瓷迹型学原理的指导下,用于元代青花瓷器物证鉴定实践的工具书,也是一本以元青花显微迹型作为客观物证,证明元青花真伪的学术专著。中英文对照,为海内外喜好瓷器收藏的藏家提供了科学的可供比对的谱系。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青花瓷起源与发展/2
第一节青花瓷定义/4
第二节青花瓷起源与发展/8
一、青花瓷起源观点的演变/8
二、青花瓷起源/8
三、青花瓷发展受阻/8
四、青花瓷的成熟/10
第二章元青花生产情况及研究意义/18
第一节元青花的生产/20
一、元青花的始烧年代/20
二、元青花的生产阶段/20
三、元青花的生产规模/22
四、元青花的产品流向/24
第二节元青花的研究/32
一、1920年以前,空白研究阶段/32
二、1920—1950年,启蒙研究阶段/32
三、1950—1980年,附带研究阶段/32
四、1980—2012年,系统研究阶段/32
第三节研究元青花的意义/36
一、历史的责任/36
二、元青花是当代造假贩假的重灾区/36
三、有助于解决专家与藏家的对立/36
四、容易取得鉴定的突破口/36
第三章元青花标型特征/40
第一节元青花器形/42
一、元青花器形类别/42
二、元青花器形类别表/42
三、元青花器形类别图集/42
四、元青花器形风格/52
第二节元青花纹饰/58
一、纹饰的作用及意义/58
二、元青花纹饰概念/58
三、元青花纹饰类别/58
四、元青花纹饰表现特征/77
五、元青花纹饰绘画技法特征/77
六、元青花纹饰构图特征/78
第三节元青花青料及发色特征/80
一、元青花青料/80
二、元青花颜色色标/82
三、元青花青料发色特征/86
第四节元青花款识/92
一、纪年款/92
二、红料款/92
第五节元青花胎和釉/94
一、元青花瓷胎/94
二、元青花瓷釉/98
第六节元青花制作工艺/102
一、元青花成型工艺/102
二、元青花施釉工艺/106
三、元青花装烧工艺/110
第四章元青花釉层的化学成分、性质与形貌/112
第一节元青花瓷釉化学成分/114
一、元青花瓷釉的概念/114
二、元青花瓷釉的构成/114
三、元青花瓷釉化学成分/114
四、元青花瓷釉的配方/114
第二节元青花瓷釉各化学成分的作用/118
一、网络形成剂作用/118
二、助熔剂作用/118
三、其他成分作用/120
四、元青花瓷釉的化学成分与釉层结构稳定
性的关系/120
五、小结/122
第三节元青花瓷釉表面活性/124
一、元青花瓷釉表面活性概念/124
二、元青花瓷釉表面活性产生原因/124
三、小结/124
第四节元青花釉层形貌/126
一、元青花釉层概念/126
二、元青花釉层形貌/126
第五节总结/138
第五章元青花釉层变化/140
第一节元青花釉层变化机理/142
一、元青花釉层与水的反应/142
二、元青花釉层与碱的反应/142
三、元青花釉层与酸的反应/144
四、元青花釉层与CO2的反应/144
五、元青花釉层与盐溶液的反应/144
六、小结/144
第二节元青花釉层变化与环境的关系/148
一、地上环境/148
二、地下环境/148
三、水中环境/150
第三节元青花釉层迹型风化特征/154
一、玻璃相迹型风化特征/154
二、气相迹型风化特征/154
三、晶相迹型风化特征/154
第四节总结/158
第六章元青花典型迹型类别/160
第一节元青花斑块类别/162
一、元青花斑块概念/162
二、元青花斑块类型/162
三、总结/212
第二节元青花纹路类别/214
一、元青花纹路概念/214
二、元青花纹路种类/214
第三节元青花气泡类别/242
一、元青花气泡概念/242
二、元青花气泡种类/244
第四节元青花鬃眼类别/270
一、元青花鬃眼概念/270
二、元青花鬃眼形成与分布/270
三、元青花鬃眼特征/270
四、总结/278
第五节元青花常见迹型组合/280
一、流淌斑、放射斑及流淌纹组合/280
二、流淌斑与C形、O形纹或CO型坑点斑组合/290
三、流淌斑、放射斑、流淌纹与壁变泡组合/291
四、C形、0形纹及CO型坑点斑与色变泡、壁变泡的组合/294
第七章陶瓷迹型原理及规律/298
第一节陶瓷迹型基本原理/300
一、陶瓷迹型量变原理/300
二、陶瓷迹型时间过程性原理/300
第二节陶瓷迹型规律/302
一、陶瓷迹型随机性规律/302
二、陶瓷迹型色差规律/302
三、陶瓷迹型量变规律/302
四、陶瓷迹型层次性规律/302
五、陶瓷迹型多样性规律/304
六、陶瓷迹型差异性规律/304
七、陶瓷迹型分明性规律/304
第三节陶瓷迹型出现位置的合理性与变化的同步性/308
一、陶瓷迹型出现位置的合理性/308
二、陶瓷迹型变化的同步性/308
第八章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建构/310
第一节标本选择与来源/312
一、标本选择/312
二、标本来源/312
三、研究合作单位/312
第二节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316
一、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说明/316
二、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展示/318
第九章元青花迹型真品与赝品比对分析/346
第一节元青花斑块真品与赝品比对/350
一、流淌斑/350
二、放射斑/354
三、针眼斑/364
四、坑点斑/370
五、絮状斑/374
第二节元青花纹路真品与赝品比对/376
一、流淌纹/376
二、C形纹、0形纹/386
三、划痕/387
第三节元青花气泡真品与赝品比对/390
一、色变泡/390
二、壁变泡/394
第四节元青花鬃眼真品与赝品比对/400
一、真品二维特征/400
二、赝品二维特征/400
第十章元青花迹型物证鉴定方法与操作/404
第一节元青花迹型物证鉴定方法/406
一、迹型物证鉴定特征/406
二、迹型比对/408
三、迹型本质论证/408
第二节元青花迹型物证鉴定操作/440
一、迹型观察记录/440
二、迹型形成本质论证/440
三、元青花迹型分值统计/442
四、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的局限性/444
五、总结/444
附:青花天鹅莲池纹匝迹型物证鉴定报告/446
一、送检器物基本情况/446
二、鉴定性质/446
三、鉴定条件/446
四、鉴定方法/446
五、鉴定操作流程/447
六、送检器物迹型与元青花迹型标准图谱模型比对/447
七、迹型现象比对结果综述/464
八、送检器物迹型分值评定及鉴定结论/464
参考文献/486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Trace Model Research and Materi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Yuan Dynasty Underglaze Blue Porcelain (ISBN:9787549109951)

Sample pages of Trace Model Research and Materi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Yuan Dynasty Underglaze Blue Porcelain (ISBN:9787549109951)

有人认为图中人物为林和靖,他以爱梅花仙鹤出名;也有人认为构图布景与铁面御史赵手卞“一琴一鹤,匹马入蜀”的故事相符;还有学者认为图中人物是八仙中的曹国舅或蓝采和。这类图案中一般人物穿着打扮的辨识度不高,也没有文字标志。
元青花上的人物图案与以往的瓷器相比,在表现手法和构图上有明显的创新。它是将绘画艺术移植到瓷器装饰的开端。这种装饰手法在宋金以前很少见,对明清以后瓷器的纹饰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元青花辅助纹饰
元青花辅助纹饰主要有:变形莲瓣纹、栀子花纹、灵芝纹、海水纹、回纹、卷草纹、菱形纹、蕉叶纹、如意云肩纹、钱纹、杂宝纹、八吉祥纹等。
1.变形莲瓣纹
变形莲瓣纹俗称“八大码”,常绘于碗、盘、瓶、罐外壁或瓶、罐的肩部、胫部等。在每个花瓣内常常会加绘多种花纹,包括朵花、朵云、火焰、杂宝等等。莲瓣纹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平行勾勒出轮廓线,每片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见图3—2—83——图3—2—85)。
2.栀子花纹
栀子花纹常常出现在碗、盘的口沿,碗的外壁或作为瓶、罐上纹饰问的间隔带出现。六片花瓣均匀分布,有时花蕊与花瓣问留有少许空隙(见图3—2—86—图3—2—88)。
6.卷草纹
卷草纹多绘于器物的口沿、胫部或圈足上,或作为纹饰问的隔离带出现。卷草纹是独立绘制的“S”形波浪线条,一正一反相接。也有的二上一下或一上二下相接,笔画随意流畅。
5.回纹
回纹最早出现在商周的青铜器上。线条呈方形卷折,形似“回”字。纹路一般从左上方起逆时针走笔,从外到内一般为套叠两框,也见单框。
Trace Model Research and Materi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Yuan Dynasty Underglaze Blue Porcelain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