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The Selected Works of CASS: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History of Shang Dynasty Vol 4 Countries and Society in Shang Dynasty

Price: $28.18 $19.80 (Save $8.38)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商代史卷4:商代国家与社会》阐述商代社会性质、商王朝国体与政权结构形式、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兼的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等级分层、族氏家族组织机制,详细考察商代社会不同身份者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矛盾,论述商王朝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运作、职官体系、刑狱法律等。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3

Editor's Recommendation

《商代史·卷4:商代国家与社会》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商代国家与社会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传统伪古史体系被推翻和新史学开篇的商王朝
一“东周以上无史”的通史著作
二以商朝作为中国历史开篇的通史著作
三唯物史观指导下撰著的通史著作
第二节商族社会的演进与上甲时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形成
一殷先公先王名号的变化与商族社会的演进
二灭夏前的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国家机器
(一)公共权力的设立——商部族奴隶制方国设置了官吏
(二)贡职——捐税的征收
(三)强制性暴力——刑罚的制定
(四)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暴力支柱——军队的建立
第三节“殷革夏命”——商朝的建立与夏朝的灭亡
第四节商朝国家机构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章商王是贵族统治阶级的最高首领
第一节商王是商朝奴隶主阶级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一 商朝是在对外的不断战争中建立和巩固的
二 商王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一)王自征
(二)率将出征
(三)命将出征
第二节商王是商朝神权政治的体现者
一 商王的“三通”——把持祭祀权的传统
二 甲骨文所见商王的“三通”
(一)商王把持着对天神、地祗的祭祀权
(二)商王对先公先王祭祀权的垄断
第三节商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一 商王可去全国各地圈占土地
二 商王有权处置贵族占有的土地
三 商朝贵族使用的土地是商王封赐
第三章商朝的贵族统治阶级
第一节《史记·殷本纪》所载商朝贵族统治阶级
一 王廷贵族
二方伯、诸侯
(一)一些方伯、诸侯受晋爵
(二)对方伯、诸侯首领贵族施罚
(三)军事征伐
(四)方伯、诸侯对王朝承担义务
第二节 甲骨文所见商朝贵族统治阶级
一 王朝诸妇
(一)甲骨文“妇”由家庭称谓“王妃”到社会身份的标志“称号”的认定
(二)诸妇参与“国之大事”
(三)诸妇之封
二 甲骨文所见王朝诸子
(一)甲骨文“子”名人数的增多与对“子”认识的深化
(二)王朝诸子与商王朝的政治
三 王朝贵族
(一)王朝贵族与商王的祭祀活动
(二)王朝贵族与商王朝的对外战争
(三)王朝贵族参与商王朝的管理
(四)王朝贵族被封在外地
四 贞人集团
……
第四章商王朝的被统治阶级——甲骨文中的“人”
第五章商代社会的众和众人
第六章商王朝的国家体制
第七章商王朝的职官制度
第八章商王朝的法律制度
结语
后记
Sample Pages Preview
又述成汤得众之由,克伐既灭,封其支子为王者之后,犹树木既斩,其根本更有蘖生之条。言夏桀与二王之后,根本之上有三种蘖余,承籍虽重,必无德行,莫有能以行申遂天意者,莫能以德自达于天者。天下诸国无所归依,故九州诸侯截然齐整,一而归汤也。九州诸国既尽归汤,唯有韦、顾、昆吾党桀为恶,成汤于是恭行天罚”。
在商伐桀前,已是“九州诸侯截然齐整,一而归汤”的形势了。因此,作为夏朝地方诸侯之“伯”的商部族方国,当已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了。《吕氏春秋·简选》说商汤起兵时,就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的基于队伍。在灭夏的战斗进程中,又不断壮大和发展了武装力量。《淮南子·本经训》所说的“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即在追击夏桀的过程中,又使车兵有所扩充。因此,灭夏前商部族方国已拥有的灭夏武装基于力量,再加上“尽归汤”的“九州诸侯”军事力量的协助,使得商汤灭夏的军事行动能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商人自上甲至汤灭夏前,已初步形成了部族奴隶制方国,并建立了国家机器。任何事物总是由较为简单向较为复杂,从不甚完善向日益完善发展的,作为“夏伯”的商部族方国国家的形成,当非一日之功,而是自上甲实现了从父权军事民主制向初期奴隶制国家形态的转变,并经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五世的发展和大乙汤即位以后,又经过十七年间的经营才形成的结果。
甲骨文的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所坚持的商族自上甲起进入部族奴隶制方国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因为:
其一,我们从前列《史记·殷本纪》和甲骨文所排定的商代世系表可以看出,上甲微为商先公、先王名号的分水岭。无论《殷本纪》还是甲骨文,上甲微以前的先祖名号不是按天干排列,并有以地支为名者,例如王亥。但自上甲微起,直到帝乙、帝辛各先王都是以日为名的。商王名号在前期后期的不同,一定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那当是上甲微前后商族社会曾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反映。
其二,在甲骨文祭祀中有一种特殊的祀典——周祭。所谓周祭就是“先王妣依其一定的资格入于祀谱,按照其世次、长幼、及位和死亡的顺序,依其所名之日在日、旬、祀季中轮番致祭。在周祭中,三种主要祭法构成一祀。三种主要祭法‘乡’、‘羽’、是分别举行的三种联合举行的。
The Selected Works of CASS: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History of Shang Dynasty Vol 4 Countries and Society in Shang Dynasty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