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对外汉语教学名家指导丛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所谈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化本体语法研究的成果,将其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第二类是对本体语法研究的既有结论加以补充甚至矫正,第三类是对一些被汉语本体语法研究者所忽视的问题,结合教学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通读全书,其内容确实非常切合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一是比较注意从语言信息结构的视角来释疑解惑,这是很需要的,二是能提出某些教学建议,这是先前同类教学参考书所没有的,这对汉语教师来说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Editor's Recommendation
《博雅·对外汉语教学名家指导丛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疑难解析》中收集的30个疑难问题是他们在教学中实际碰到的,并不是凭空悬想出来的。对中文教师来说,这是一本最有用也最方便的参考书,能补教科书的不足。教科书中的语法解释,基本上是写给学生看的,此书对专业的汉语语法研究者和汉语研究生而言,也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About Author
黄南松,美国南加州大学教师;何宝璋,美国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教师;胡文泽,美国海军学院教师。三人均为研究成果卓著的语言学家,也都是美国中文教学界的很有影响力的活跃人物。
序一(陆俭明)
序二(周质平)
前言
01.“真”和“很”有什么区别?
02.“是”等于“to be”吗?
03. 为什么不能说“你妈妈几岁”?
04.为什么可以说“我来看看老朋友们”,却不能说“也想认识一些新朋友们”?
05.“多”用在量词前还是量词后?
06.为什么一般陈述句中形容词前一定要加“很”,而比较句中形容词前不能加“很”?
07.形容词修饰名词:加“的”还是不加“的”?
08.“不”和“没”有什么区别?
09.“对”和“跟”应放在否定词的前面还是后面?
10.“给
11.“会
12.“不能进去”和“进不去”一样不一样?
13.用“是不是”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兼谈“对不对”)
14.“多/少吃”还是“吃多/少”?
15.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
16.动词“看”一定能重叠吗?
17.表示完成的“了”应该怎么教?
18.离合词怎么教?
19.“才”和“就”有什么区别?
20.“唱得很高兴”这样的状态补语句为什么学生很难掌握?应该怎么教?
21. 动词分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什么实际应用?
22.比较句中的“还”和“更”有什么区别?
23.定指、不定指在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24.“前边是一个图书馆”和“前边有一个图书馆”是不是一回事?
25.“是
26.“把”字句教学应该从何人手?
27.为什么可以说“老师哪天都有时间”,但是不能说“老师哪天也有时间”?
28.“对
29.“常常
30.“反而”和“明明”怎么用?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汉语形容词最主要的两大用法,一是做谓语和补语,二是修饰名词。第一个用法我们已经在上一篇专门讨论过。这里集中谈谈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中间要不要加“的”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唯谓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关于形容词修饰名词要不要加“的”的问题,教科书通常是这样描述的:
1.单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中间一般不用加“的”,但是也可以加“的”,如“好老师”“好的老师”;
2.双音节形容词修饰名词,中间一般要加“的”,例如,要说“严格的老师”,不能说“严格老师”。
然而实际上,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中间要不要加“的”的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先看下面三组句子:
(1a)他是一个好老师。
(1b)他是一个好的老师。
(2a)需要一个好企业形象。
(2b)需要一个好的企业形象。
(3a)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
(3b)她是一个漂亮姑娘。/打了一个漂亮仗。
面对上述语言事实,教师显然无法根据现行课本所给的两条规则来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既然形容词修饰名词时,不管是单音节还是双音节,都可以既加“的”又不加“的”,那么加“的”与不加“的”有什么区别?②为什么同一个单音节形容词“好”,会有(1a)和(2a)两种情况?不加“的”的条件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