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莲上村地处潮州市湘桥区意溪镇河内,河内属于半山地区,有十八个自然村,莲上村是这里最小的一个。
小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恬静宜人。山村的后边是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我们村里人在这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村子的右边有一条大道可以直通饶平县,是从意溪去彭溪的必经之路。左边有一条大道通至文祠。所以,虽然这个小山村偏僻,但并不闭塞。这也使我们村有机会同外边接触、交流、学习,村人眼光比较开阔,不会仅仅局限于一亩三分地和小村庄,而是养成了比较开放的心态。
村里人很少,记得我懂事的时候,村里有三百八十多人,如今有五百多人。现在,我们村被评为“潮州木雕之乡”,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荣誉呢?这跟我们村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一支以陈氏为主姓的福建移民来此定居,同时村子还有“张”和“金”两个人口比较少的次姓,那时就已经有人从事手工业了。据我所知,我们村最早是做墨砚和蜡石。在离我们村七公里左右的地方有座“坑南山”,山里边有条“杨梅坑”,出产很好的蜡石。杨梅坑里边很冷也很暗,夏天都要穿棉袄进去。以前我们村的先人们有好手艺,经常来这边撬石回去加工成墨砚或观赏蜡石,我也曾打手电筒进去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条坑支撑着我们村的手王业生产。
到了清末,我们村及邻近的西都村等已经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比较出色的村子了。做木雕的意溪那边也有好几个师傅,我们村常有人过去向他们学习。当然,总体水平最出色的还是我们村。到我爷爷辈,我们村就被邻村起了个绰号,叫“穿根撬石”。
Preface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风格,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曾是传统农耕社会里最重要的技术力量。工艺美术密切关联着制度、礼仪习俗、生活方式、审美理想,所以是过往文明的物质与精神载体,历朝历代的手工艺人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极具智慧和灵性之光的灿烂篇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重视手工艺人的劳动,当代王艺美术品大量出口,曾行销世界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换回了大量外汇,而且向外输出了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
工艺美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兼具实用、审美、收藏等多种社会功能。自有人类社会始,工艺美术就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创造;既是经济,又是文化。许多工艺美术品类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如同一条文明的巨流绵延数千年不止,始终以美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工艺美术之可贵,在于它风格上多姿多彩,在品质上往往是唯我独有、唯我独精。我国的工艺美术有着自己的技术体系和造物哲学,在世界上以技艺精湛、民族风格独特而享有崇高声誉。各地的王艺美术在技艺和风格上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如江南工艺的秀润雅致、北京工艺的富丽整饬、广东工艺的绮丽多彩等等,它们统一在民族风格之下,形成“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荣局面。
客观地说,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新经济来解决,传统王艺美术的物质生产已不占主流地位。人们之所以仍然需要古典家具、艺术陶瓷、刺绣、漆器、玉雕、木雕……是因为它们与千篇一律的机器造物相比,凝聚着更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韵味。优秀的工艺美术品是天巧与人工的完美结合,它可以让我们感恩自然、怀念传统、感受人性的温暖。更何况当代工艺美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顺应时变,不断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营养,已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审美风尚。富贵、高雅、单纯、明快、清新的当代王艺美术品适应着不同人群的需要,不仅现实地构成了人们身边的物质生活环境,同时还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如今,把王艺美术仅仅当做是经济行为的片面认识基本得到扭转,它的文化属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譬如自1979年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分五批共授予了365位手工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国家给予这一群体的最高荣誉;1997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全国各省市结合实际情况也制订了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办法;2006年文化部颁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其中超过四分之一项目是属于传统手王技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把工艺美术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