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Nanjing

Price: $16.22 $11.40 (Save $4.82)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With a scholars attitude, a travelers ideas and a readers interest, this book makes a careful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mplacement and talks about history on the scene, describes famous historical sites with history and scenes, and speaks on cultural protection with great familiarity. It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relying on which the Chinese ancient capital Nanjing rises and develops, as well as its features, recession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especially the city layout as well 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during the capital period. It shows a Nanjing of the place of beauties in the region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the monarchs set up their regimes.
Table of Contents
引言 /1
第壹章 十代名都——南京历代建都概况 /9
第一节 建都条件 /11
第二节 古都简史 /23
第贰章 城阙宫室 /31
第一节 六朝建康——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32
第二节 南唐国都——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2
第三节 明代南京——治理艰勤重殷鉴,斜阳衰草系情多 /59
第叁章 郊丘坛姻 /83
第一节 南朝郊祀祭坛 /84
第二节 明代初期坛垴 /90
第肆章 帝王陵寝 /109
第一节 南朝帝王陵 /110
第二节 南唐二帝陵 /126
第三节 明太祖孝陵 /134
第伍章 梵刹伽蓝 /161
第一节 建康弘法——六朝佛寺的勃兴 /162
第二节 南都梵境——明代佛寺的繁盛 /172
第三节 南京重要佛寺觅踪辨正 /188
第陆章 府第行邸 /207
第一节 天王府与两江总督府 /208
第二节 江宁行宫与江宁织造府 /214
第染章 苑囿园林/229
第一节 六朝苑囿钩沉 /230
第二节 宋代青溪九曲 /237
第三节 明清园林丛话 /252
第捌章 市楼繁华 /269
第一节 六朝望族与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70
第二节 十里秦淮与夫子庙——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277
插图目录 /304
参考文献 /316
附录 /319
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19
南京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0
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古代部分) /322
后记 /329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Nanjing (ISBN:9787302294832)

Sample pages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Nanjing (ISBN:9787302294832)

南朝郊祀祭坛
南朝的四位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363—422年)、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年)、梁武帝萧衍(464—549年)、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年)均是通过前代禅让的形式而在建康城称帝的,他们仿照的都是如尧舜的禅让大礼,也就特别重视帝位更替的名义正统性,所谓“顺天应命”。因此,在他们即位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南郊的祭坛郊祀祭天,行烧柴告天之礼,然后昭示天下。
永初元年(420年)夏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
建元元年(479年)夏,四月,甲午,上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天。
天监元年(502年)夏四月丙寅,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
永定元年(557年)冬十月乙亥,高祖即皇帝位于南郊,柴燎告天。
郊祀作为国家祭礼,是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的重要吉礼之一,经历了两汉魏晋的制度孕育发展,南朝四朝对郊祀(含北郊祭地祇)礼仪都非常重视,在整体上体现了前后制度的因袭连贯性,并最终发展成熟。尤其到了梁武帝时,他命群儒广泛整理归纳,使吉、凶、军、宾、嘉五礼俱成,为认定相关礼仪,梁武帝还与众多习礼大臣的反复讨论,确立了很多前代未尽之事。例如,天监三年(504年),梁武帝钦定圜丘祭天和先农祈谷均在南郊坛,一年两祭,冬至日祀天,惊蛰曰祈谷,“圆(圜)丘自是祭天,先农即是祈谷。但就阳之位,故在郊也。冬至之夜,阳气起于甲子,既祭昊天,宜在冬至。祈谷时可依古,必须启蛰。在一郊坛,分为二祭。”
除了在南郊冬至祭天,正月祈谷的祭时及神主等差异外,有关南朝郊祀的史料记载基本上都倾向于同样的制度理解,即圜丘和南郊是在同一个祭祀之所,相应地,方泽(丘)和北郊也是同一的。包括每两年进行一次郊祀等制度,总体上来看,都是对两晋以来郊祀制度从简观念的延续。
其后,南陈虽有取舍,祭仪大体上均依照梁之旧制,并被后来的隋代沿袭下来。基于当时广泛的政治、伦理和文化需求,南朝的有关礼仪研究非常发达,从统治者至臣下往往都会对继承自前代的制度进行讨论,并按照自身要求进行了局部改良。
关于南朝相关郊坛实际位置的史料记载较少。明确的有,东晋在建康城东南方向巳地创立圜丘坛,刘宋是依样因循,虽然有过变动,但后来又被移回原处。东晋北郊坛原本在建康城北覆舟山(今南京九华山)之南,刘宋时也多次变动,后来也回到原处。此外,东晋永和年间在建康城之南筑雩坛祈雨,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又在南郊坛旁边建雩坛。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京东郊的钟山南麓,曾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钟山南朝坛类建筑遗存,根据其出土遗物被推定为南朝时期遗迹。对此已有推测认为可能是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北郊坛的遗址,但也有学者通过对此遗存的位置、形制等分析认为并非如此。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Nanjing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