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经过春秋战国至两汉,各类器物上的螭龙纹发展已经十分充分,此后历代一直有所传承,至唐代衰落。宋、明风尚复古,螭龙纹又一次复兴。
明晚期,螭龙纹现身于硬木小件上,上海市宝山区明代万历朱守诚墓出土紫檀瓶上有正面双目形象的螭龙纹,同时出土的还有紫檀盖竹雕香筒,紫檀盖上雕有正面螭龙纹。
这种明晚期螭龙纹的形态是:螭面为正脸,可见双目,嘴闭合,四肢尚存,肩月甲处有肌肉感,四爪比较写实。背有脊线。尾部保留汉、宋以来分叉如卷草的图案造型。它们面部形象类虎似猫,取俯视角度摹写,表现趴卧之态,带有汉代以来的形态,笔者称之为“万历螭龙”。此紫檀瓶和紫檀竹筒盖均非家具,而纯粹的这种万历螭龙纹在明式家具上也未曾见到。
在清早期,螭龙纹活跃在明式家具的主流图案中,并贯穿至清晚期,延绵演化。其身姿的每个变迁异化,都映现出年代的变迁,成为年代识别的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