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2)劲如抽丝、柔中求刚:抽丝劲与松沉劲是习练杨式太极拳追求的劲力。这并不是说杨式太极拳不讲求身体的转动。事实上,转动是时时存在的,只是杨式太极拳中的转动主要用于运化,平行的如抽丝般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引带与固定对方的身形,达到如弹丸飞出般的发放效果。抽丝劲的形成是意识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练习时,要求身体沉稳、肢体柔软、意念深长、动作连贯,使力量绵绵不绝。
(3)呼吸自然、“哼、哈”为用: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呼吸在自然和顺的基础上,与蓄势、发力的动作相配合,做到蓄势时吸气,发力时呼气。运用这种呼吸方法,练习者一般不会气喘胸闷,还能很快地学会呼吸与动作、力量的配合。对抗发劲时,常配合以“哼、哈”两种发声,以增加发劲的威力。“哼、哈”是气体急速入出口鼻时,发出的两种共鸣声。“哼”是吸气声,用于引诱对方落空,使其拔跟;当气吸足后,发出“哈”声,快速呼气,沉入小腹(丹田)。这样做,既增加了身体的稳定性,又能够增加肌肉爆发的力量和速度,获得较大的攻击效果。
(4)以心行气、内外相合:这里的气,首先包含了呼吸之气;其次,就是人体内部的生理、生化的反应与变化。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以外在引导内在.以内在促进外在,获得内外的一致性。用意识来控制身体、指导动作,让意识、呼吸、动作、力量、生理与生化反应等高度统一,才有可能较快地进入太极拳的习练状态,学到真正的太极功夫。
(5)上下相随、方圆相生:在追求身心融合的同时,还要追求整劲。习练杨式太极拳要求手足之间互相引导,如一线贯串,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力量上,完成方劲与圆劲的统一。方劲是指进攻发劲的力量,圆劲是指防守运化的力量。方劲走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圆劲。圆劲化到尽头时,要逐步转向方劲。方圆之劲相互为用,形成杨式太极拳刚柔相济的发劲特点。四、对攻防技法的要求(1)沉转走化,接手遏势:杨式太极拳的实战技术,强调把对方阻遏在身体前面,然后引化或发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