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RESEARCH ON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Price: $11.38 $8.00 (Save $3.38)
Add to Wishlist

  • Language: Chinese
  • Format: 25.8 x 18.4 x 1.2 cm
  • Page: 234
  • Publication Date: 09/2015
  • ISBN: 9787100115971
  • Publisher: The Commercial Press
Details
本辑收入论文18篇,内容涉及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第二语言教学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收入了冯胜利的《语体语法的逻辑体系及语体特征的鉴定》、江新《来华汉语学习者汉字手写和键盘输入态度的调查研究》、黄理兵《“是……的”强调句中的“是”和“的”》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章。

Editor's Recommendation

本书立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体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研究,理论与应用价值兼具。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作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国家重点研究基地,长期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研究、教学研究和学习研究,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是该中心于2012年创办,依托中心主办的年度国际会议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每集根据学科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需求确定研讨主题,并围绕主题组织和遴选稿件,使相关讨论得以在一个大题域内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以期引发学界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从而形成合力进行探讨研究。


About Author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工作,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课题,出版著作、期刊、教材等多种。

Table of Contents
语体语法的逻辑体系及语体特征的鉴定
“是
从梯级的角度阐释“即使”句式及教学建议
现代汉语主观评议句“有X,Y”
来华汉语学习者汉字手写和键盘输入态度的调查研究
小学生作文和规范文本有什么差异——一个回归分析
语气副词“偏偏”的意义及用法研究
中高级韩国学生汉语文化国俗词语学习研究
他人调控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口语流利性发展的影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朗读流利度和准确度的实验研究
HSK作文成绩与句子长度、复杂度及语法错误的相关性
从日本汉语教育反思对外汉语教育问题
美国大学中文项目的课程设置现状与启示——基于30所大学的定量分析
新手与熟手汉语教师课堂体态语的特点及量化标准研究——基于高校初中级汉语会话课教师教学录像的量化对比分析
国内对外汉语教师认知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
后方法视野下汉语视听说教材练习设置与练习模式研究
中级汉语综合课学生提问及教师回应研究
库玛后方法理论指导下的成就式自主学习研究——以美国一所大学中文教学为个案
Sample Pages Preview
4.4单、双的语法性质
汉语的单双对应词越来越引起重视,因为它们是规则的产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双音节的对应不是单一规则的产物。因此鉴别单双形式的不同语法的性质,就成了我们认识汉语、鉴别汉语的语体以及研究汉语的语言使用和语言艺术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前提和手段。譬如下面的双音形式,它们的出现和功能是不同语言层面的不同规则的不同产物。请看:
(15)a.韵律构词
蒜(大蒜)、冰(凉冰)、眼(眼睛)、搅(搅和)、掺(掺和)、邪(邪性)
这里的单、双音节的对立是汉语韵律构词的产物。汉语根语素是一个音节(Downing,2006;Feng,2009),而“合成词必须首先是一个韵律词”。这条规则首先适用于口语,这就是为什么“大蒜”“凉冰”虽是双音,也是口语体词汇的缘故。这类双音节形式,从来源上说不能混同于正式体的双音词。譬如:
b.韵律语体
妈(母亲)、挖(挖掘)、桌子/椅子(桌椅)
挖钱、*挖掘钱;挖掘财富、?挖财富
校:(学校)=我校/*我学校、我们学校/*我们校、*我的校/我的学校
口语体尚单(及轻声)、正式体用双(泛时空),因此有“妈”和“母亲”的不同。此外,与西方的“大词(bigword)”不同,汉语的庄典体词汇取自古代的单音词,于是单音节“校”(在校劳动)比双音节“学校”更文雅。这类“单、双、单”对应是“风、雅、颂”的语体之需,不是上面(15)a中按照纯韵律的需要构成的双音词。
RESEARCH ON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