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Preface
一
2011年, 我们提出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 当时提出这一项目, 是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其一, 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华语(汉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地区华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形成了不少差异, 给人们的言语沟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如何沟通地区华语, 使华语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 这关系到华语在全球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展示. 开展本项目研究, 有利于促进华语的交际畅通和国际传播, 有利于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 使华语成为全球华人大团结的纽带.
其二, 回应国际华人学者的倡议. 对于全球华语的研究, 以往未能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2005年启动、2010年完稿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 只涉及词汇层面. 对于全球华语的语法问题, 学界至今无人提出研究计划. 2009年, 周清海先生提出, 应将全球华语语法提上研究日程, 并多次与我们沟通, 希望以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为依托, 立项并组织对全球华语语法的研究. 这一倡议, 反映了世界华人的寄托和期望.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 用实际行动做出积极的回应.
二
本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问题繁难的浩大学术工程. 第一, 华人遍及五大洲, 华语通行全世界, 如此广泛的地区分布, 如此众多的使用人口, 这是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所难以相比的. 第二, 华语的使用情况十分复杂, 在不同的华人社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 第三, 世界华语的研究, 涉及很多深难的问题. 就语法来说, 其差异不像语音和词汇那样较为容易发现和描写, 往往需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才能观察到内部的不同;还有, 促成华语语法在不同区域形成变异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消除歧异、使之逐渐趋于一致, 以便于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在华人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 华语语法将会如何发展? 这些都是研究中将会触及到并需做出回答的问题. 正因为本项目工程浩大, 任务繁重, 我们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构思, 并多方听取意见, 才形成项目实施的基本思路, 概括起来就是: 近远布局;实论结合;主次兼顾.
"近远布局"是就工作部署来说的. 本项目涉及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 涉及那么多复杂的问题,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需要由"近"及"远", 分期部署, 分步推进. 整体工程拟分为两期: "一期"是单点的事实调查和描写;"二期"是各点的比较与研究. "一期"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若干区域, 重点调查, 积累经验;再推及需要考察的其他区域, 全面调查, 系统总结. 作为"一期"的第一步计划, 我们选择了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人群体较大、华语使用频繁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以及在欧美及澳洲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美国, 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三地区和三国家的调查.
"实论结合"是就指导思想来说的. 一方面, 着力于全面地调查事实, 深入地发掘规律, 以展示"整体华语"的语法面貌;同时, 还将通过不同社区华语语言生活的考察, 分析影响语言生活、制约华语发展的各种因素. 另一方面, 将致力于在事实考察的基础上, 进行宏观上的理论思考与总结, 力求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论说, 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主次兼顾"是就研究内容来说的. 面对情况各异、现象纷繁的全球华语语法, 研究时该如何把握考察的对象、确定研究的内容? 我们的考虑是: 突出重点, 兼顾其他. 具体来说: 重点调查中国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同时也调查其他国家;重点调查华语共同语, 在方言突出且使用频繁的区域, 也调查代表性方言;重点考察语法问题, 也兼顾考察相关的应用问题;重点调查口语, 对于有华语纸质媒体和华语文学创作的地区, 也兼顾考察书面语.
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还确定了两条原则.
一是"不求一致". 按原先的研究计划, 我们要求采用统一的语法调查大纲和内容框架, 术语上也要求一致. 但由于各地华语的情况很不一样, 要真正执行统一的要求比较困难. 第一, 要制定出一份统一的适用于不同区域华语的调查大纲比较难;第二, 不同区域华语的差异度不一样, 比如中国香港和美国. 如果都要求统一的内容框架, 不太现实;第三, 术语的使用上, 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等地也有区别, 难以取得一致. 最后确定的意见是: 能够统一当然好, 但不强求一律, 只要求能反映出各地华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面貌. 对于某种语言现象的术语或命名, 六卷中可能有所不同, 这跟作者个人的习惯或认知有关, 但我们在同一卷上力求统一, 以免误解.
二是"求异去同". 异同是相对普通话而言的. 在原先的项目设计中, 我们要求对不同区域华语的语法做全面的调查和描写, 反映其语法系统的全貌. 但对差异度较小的区域华语来说, 这样做显得没有必要. 为了突出区域华语语法上的特点, 我们确定做异不做同, 把考察的重点放在语法的差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