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BACK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Price: $19.79 $13.91 (Save $5.88)
Add to Wishlist

Details
本卷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及相关地区华人语言的使用特征. 主要特色是对语体的密切关注和对语料库的充分利用. 考察对象包括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的口语录音录像、中文网站语言、华人报刊媒体语言、公共场所用字用语以及学习者语料等. 研究对象既有本体方面的词汇语法特征等, 也有语用方面的口语与文化模式的传承、语言习得模式等. 结论显示了全球华语的趋同态势, 也为全球化状态下描写区域语言所需要的整体特色与细节描写、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模式提供了一个具体范例.

About Author
邢福义, 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语学报》主编, 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曾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语法, 也研究逻辑、修辞、文化语言学及其他问题. 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项目10多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 出版著作和教材50余部(其中独著20余部). 专著《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语法问题献疑集》先后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汪国胜,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所所长, 《汉语学报》副主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和汉语方言, 也研究汉语修辞和语言教育问题. 先后主持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项目10多项, 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部(含主编), 发表论文100余篇.
陶红印, 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与文化系教授、中文部主任,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福尔布莱特研究讲座教授. 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校任教, 也曾任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 研究兴趣涉及汉语话语语法、应用语言学及汉语教学、社会文化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英语语言学等.
Table of Contents
引言:美国华语结构与运用的多视角探讨

第一章 汉语在美国:民族语言的视角
1.1 引言
1.2 历史背景
1.3 民族语言框架

第二章 美国汉语书面语语法特点探析:基于互联网文本的考察
2.1 引言
2.2 美国汉语网络文本语料
2.3 美国汉语书面语语法特点考察
2.4 英语对美国汉语的影响
2.5 余论

第三章 洛杉矶华报所见汉语语法变异现象初探
3.1 虚词
3.2 语序
3.3 句法格式
3.4 欧化倾向
3.5 韵律
3.6 结语

第四章 美国华语“景观语法学”初探
4.1 引言
4.2 从“语言学景观”到“景观语言学”“景观语法学”
4.3 当代华语生活景观实例
4.4 历史上的华语生活景观资料
4.5 结语:关于美国华语生活“景观语料库”及“景观语言学”的设想

第五章 美国华裔家庭日常口语与文化传承模式(上):跨文化沟通下的和谐与冲突
5.1 引言
5.2 研究对象的家庭背景
5.3 结果与分析
5.4 综合讨论

第六章 美国华裔家庭日常口语与文化传承模式(下):语言社会化与家庭伦理秩序
6.1 引言
6.2 语言评价活动与社会化
6.3 社会成员类属?类属规范活动与社会化
6.4 负面情感类属规范?华裔身份认定与社会层级建构
6.5 综合讨论

第七章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语法及语用能力的习得
7.1 引言
7.2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群体特征
7.3 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汉语习得历程
7.4 如何理解华裔汉语继承语使用者的汉语语言能力
7.5 结语
Sample Pages Preview
Sample pages of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ISBN:9787100207225) Sample pages of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ISBN:9787100207225) Sample pages of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ISBN:9787100207225) Sample pages of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ISBN:9787100207225)
Preface

2011年, 我们提出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 当时提出这一项目, 是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其一, 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华语(汉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但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地区华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形成了不少差异, 给人们的言语沟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如何沟通地区华语, 使华语充分发挥其交际功能, 这关系到华语在全球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 也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展示. 开展本项目研究, 有利于促进华语的交际畅通和国际传播, 有利于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认同, 使华语成为全球华人大团结的纽带.
其二, 回应国际华人学者的倡议. 对于全球华语的研究, 以往未能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2005年启动、2010年完稿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 只涉及词汇层面. 对于全球华语的语法问题, 学界至今无人提出研究计划. 2009年, 周清海先生提出, 应将全球华语语法提上研究日程, 并多次与我们沟通, 希望以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为依托, 立项并组织对全球华语语法的研究. 这一倡议, 反映了世界华人的寄托和期望. 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 用实际行动做出积极的回应.

本项目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问题繁难的浩大学术工程. 第一, 华人遍及五大洲, 华语通行全世界, 如此广泛的地区分布, 如此众多的使用人口, 这是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所难以相比的. 第二, 华语的使用情况十分复杂, 在不同的华人社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 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 第三, 世界华语的研究, 涉及很多深难的问题. 就语法来说, 其差异不像语音和词汇那样较为容易发现和描写, 往往需要在更深的层次上才能观察到内部的不同;还有, 促成华语语法在不同区域形成变异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消除歧异、使之逐渐趋于一致, 以便于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在华人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 华语语法将会如何发展? 这些都是研究中将会触及到并需做出回答的问题. 正因为本项目工程浩大, 任务繁重, 我们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构思, 并多方听取意见, 才形成项目实施的基本思路, 概括起来就是: 近远布局;实论结合;主次兼顾.
"近远布局"是就工作部署来说的. 本项目涉及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 涉及那么多复杂的问题, 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需要由"近"及"远", 分期部署, 分步推进. 整体工程拟分为两期: "一期"是单点的事实调查和描写;"二期"是各点的比较与研究. "一期"先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若干区域, 重点调查, 积累经验;再推及需要考察的其他区域, 全面调查, 系统总结. 作为"一期"的第一步计划, 我们选择了中国的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人群体较大、华语使用频繁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 以及在欧美及澳洲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美国, 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三地区和三国家的调查.
"实论结合"是就指导思想来说的. 一方面, 着力于全面地调查事实, 深入地发掘规律, 以展示"整体华语"的语法面貌;同时, 还将通过不同社区华语语言生活的考察, 分析影响语言生活、制约华语发展的各种因素. 另一方面, 将致力于在事实考察的基础上, 进行宏观上的理论思考与总结, 力求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论说, 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主次兼顾"是就研究内容来说的. 面对情况各异、现象纷繁的全球华语语法, 研究时该如何把握考察的对象、确定研究的内容? 我们的考虑是: 突出重点, 兼顾其他. 具体来说: 重点调查中国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同时也调查其他国家;重点调查华语共同语, 在方言突出且使用频繁的区域, 也调查代表性方言;重点考察语法问题, 也兼顾考察相关的应用问题;重点调查口语, 对于有华语纸质媒体和华语文学创作的地区, 也兼顾考察书面语.
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还确定了两条原则.
一是"不求一致". 按原先的研究计划, 我们要求采用统一的语法调查大纲和内容框架, 术语上也要求一致. 但由于各地华语的情况很不一样, 要真正执行统一的要求比较困难. 第一, 要制定出一份统一的适用于不同区域华语的调查大纲比较难;第二, 不同区域华语的差异度不一样, 比如中国香港和美国. 如果都要求统一的内容框架, 不太现实;第三, 术语的使用上, 中国大陆、台湾及美国等地也有区别, 难以取得一致. 最后确定的意见是: 能够统一当然好, 但不强求一律, 只要求能反映出各地华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面貌. 对于某种语言现象的术语或命名, 六卷中可能有所不同, 这跟作者个人的习惯或认知有关, 但我们在同一卷上力求统一, 以免误解.
二是"求异去同". 异同是相对普通话而言的. 在原先的项目设计中, 我们要求对不同区域华语的语法做全面的调查和描写, 反映其语法系统的全貌. 但对差异度较小的区域华语来说, 这样做显得没有必要. 为了突出区域华语语法上的特点, 我们确定做异不做同, 把考察的重点放在语法的差异上.
Global Variation of Chinese Grammar: America
$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