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
Editor's Recommendation
张凯主编的《语言测试概论》总结以往的经验,积成多年来对外汉语教学成果,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性质、任务和作用为依据,规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划定教学范围,确立教学要求。密切关注语言学,特别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面吸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着重体现语言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
教材的教学内容力求贯彻“基础宽厚,重点突出”的原则,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教材要全面显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汉语国际推广,培养外向型、复合型的人才。
Table of Contents
绪论
第一章 语言测试的分类
第一节 按用途分
一 水平测验
二 成绩测验
三 能力倾向测验
四 分班测验
五 诊断测验
第二节 按测验方式分
一 分立式测验和综合式测验
二 笔试和口试
三 纸笔测验和计算机辅助测验
第三节 按评分方式分
一 主观测验
二 客观测验
第四节 其他分类
一 常模参照性测验和标准参照性测验
二 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
第二章 语言测试的编制和开发
第一节 规划和设计
一 确定目标团体
二 确定测验目的
三 确定测验内容
四 确定测验方式、卷面构成和指导语
五 确定评分方式和分数体系
第二节 操作和实施
一 编写测验说明和题目细则
二 训练命题员
三 命题和拼卷
四 聘请专家组对测验进行审核
五 预测和实测
第三节 分析和检验
一 题目分析和修改
二 信度、效度分析
三 后效研究
第三章 试题
第一节 客观性试题
一 多项选择题
二 是非题
三 配伍题
第二节 半客观(半主观)性试题
一 完形填空题
二 成段改错题
第三节 主观性试题
第四章 预测、选题、拼卷
第一节 预测的要求和方式
一 被试样本
二 预测的条件
三 预测的方式
第二节 题目分析
一 难易度
二 区分度
三 选项的分布
四 题目参数的二重性
第三节 题目的修改
第四节 选题、组卷、施测
一 选题标准
二 组卷和施测
第五章 分数和信度
第一节 分数
一 原始分擞
二 百分等级
三 Z分数
四 导出分数
五 正态化Z分数及导出分数
第二节 信度
一 信度的基本概念
二 测验信度的估计
三 影响测验信度的一些因素
第六章 效度
第一节 效度的基本概念
一 测量的有效性
二 理论的有效性
三 应用的有效性
第二节 内容效度
一 内容效度检验的基本特征
二 内容效度检验的一般程序及定量方法
三 内容效度本身的局限
第三节 效标关联效度
一 调查效标关联效度的步骤
二 共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三 效标关联效度的计算
四 效标关联效度的局限
第四节 构想效度
一 什么是构想
二 检验构想效度的经验性方法
第七章 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
第一节 项目反应理论
一 项目反应理论的出现
二 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概化理论
一 概化理论的出现
二 几个基本概念
三 概化理论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国内外几种语言测试
第一节 托福
一 托福考试的性质和用途
二 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
三 分数体系
第二节 托业
一 托业考试的性质和用途
二 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
三 分数体系
第三节 雅思
一 雅思考试的性质和用途
二 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
三 分数体系
第四节 汉语水平考试
一 汉语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用途
二 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
三 分数体系
四 考试规模
五 发展趋势
第五节 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
一 实用汉语水平认定考试的性质和用途
二 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
三 分数体系
四 考试规模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