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le Pages Preview
寒山(号寒山子)是一位重要的唐代通俗诗人。他的诗流行于一般人民中间,很少为士大夫所齿。寒山的诗,历代都有刻本,至今流传着。但是,寒山这个人,以及他的诗集,还有许多疑问,没有解决。现在通行的《寒山诗集》由署名台州刺史的闾丘胤所编。这部诗集有一篇序言,其中说寒山隐居于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的寒岩,时常到天台山国清寺去看朋友拾得。拾得是国清寺里一个管食堂的行者,他经常把残菜剩饭储存在竹筒里,寒山来时,就把竹筒背回去。寒山在寺内长廊下徐行漫步,独言独笑,快活叫唤。寺里和尚来干涉他,他就拍手大笑,好久才去。他衣服破旧,形貌枯悴,像一个贫士。戴一顶桦皮帽,脚下拖一双木屐。闾丘胤在长安,分发到台州刺史的官职。在即将离京赴任的时候,忽然患了头痛病。于是请医师治疗,岂知越治越痛。后来碰到一个名叫丰干的和尚,自称是特地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给他治病的。于是闾丘胤就请他治病。和尚向他推荐了国清寺的寒山和拾得,称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闾丘胤到台州上任之后,便到国清寺去进香,寻找寒山和拾得。寒山和拾得两人却避之不及,离寺出逃。闾丘胤吩咐手下搜寻,在竹木石壁上和人家厅堂上抄得寒山写的诗三百余首,又在土地堂墙壁上抄得拾得写的偈语数十首。遂编集成卷。
闾丘胤究竟为何许人,他任台州刺史在什么时候都没有在《寒山子诗集》中留下记录,诗集序文的末尾也不署撰写年月。寒山、拾得的诗中,也看不出年代。《太平广记》卷五十五有《寒山子》一条。文云:“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隐之兴,或讥讽时态,或警励流俗。桐柏徵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十馀年,忽不复见。”记录中没有丰干和抬得,也不提国清寺。不知什么时候,有人托名唐台州刺史间丘胤,把寒山的诗集重新改编,加上了一篇序文,编造了丰干、拾得和寒山的故事,说他们是弥陀、文殊、普贤的化身。又增人了拾得和丰干的诗偈,于是他们和国清寺发生了关系。《旧唐书·经籍志》中没有《寒山子诗》。《新唐书·艺文志》中著录《寒山诗七卷》,将其编入释家类。北宋的《景德传灯录》将闾丘胤序文中所述遇到的寒山、拾得的故事抄录在内,外加许多禅机问答,并说明他们是唐贞观初人。清初编《全唐诗》,把寒山、拾得和丰干的诗各一卷编在僧诗的卷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寒山子诗集》编在王绩的《东皋子集》之后,王勃的《王子安集》之前。从此,文学史家一般都把寒山诗列入初唐释家诗歌。